過去幾十年,貨物的裝卸往往依賴人力肩扛,或是在車輛與地面間墊上硬板輔助搬運,不僅耗費大量人力,效率也十分有限。而近些年來,隨著車載吊運機的發明、制造與普及,這一局面得到了徹底改變,不僅大量人力被解放出來,成批貨物也能在頃刻之間自如地在車輛車斗與地面之間完成轉換。
不過,車載吊運機并非所有車輛都能安裝。作為一種輔助設備,它不像發動機那樣是車輛的必備部件,必須依托特定的安裝平臺才能發揮作用。
具體來看,載人性質的車輛如小轎車、越野車、跑車、面包車等,由于設計初衷是搭載人員,缺乏安裝吊運機的結構基礎,無法適配;工程性質的車輛如攪拌車、挖掘機等,其作業功能與結構設計也決定了不適合安裝這類設備;而消防車、救護車、灑水機等公益性質的車輛,因承擔著特殊的公共服務職能,同樣不在車載吊運機的適用范圍內。
那么,哪些車輛才能安裝這種吊裝運輸神器呢?答案是具有車斗的載貨類型汽車。這類車輛的顯著特征是:駕駛室后方沒有設置座位,而是被無車頂或有車頂的貨箱替代,且貨箱側板與駕駛室連為一體。
例如重型卡車、輕型卡車、箱式貨車、有蓬卡車等車型,都具備安裝車載吊運機的條件,能夠借助這一設備高效完成貨物的吊運工作。